2011年1月23日 星期日

社區桃花源

住家的周邊 聽說屬於生活機能不高
沒有走兩三步可即的7-11  最近的一家也有十分鐘路程之遙
出入一定要有車子代步  購物儘量一次購足
活像是美式生活
我仍然安身於此 沒有遷居的打算
上述所有的不便(生活機能不高)  正是大隱於市的相對條件
平時左鄰右舍往來互動也不甚熱絡 真有老子小國寡民的氛圍
可愛的是 一直以來這裡自成一個傳統 - 歲末大掃除及社區聚餐
今年因為輪到當主委 感受比較深
我們擁有一個共同出入的大門 是個雪白鋼骨鐵門
所謂年終大掃除就是共同清洗大門的上上下下及裡裡外外
範圍其實不大   但這裡是唯一能招來所有社區住戶的地方
集合時間一到  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都手持清潔工具 自社區的各個角落集合到大門口
也沒分配工作  大家各自埋頭幹活 不怕沒事做的
那認真與同舟一命的凝聚氣氛 正像今天露臉的溫暖冬陽  是自個兒曬過才知道的滋味
一年一回 我等候這份溫馨
這些人 這差事 這時機  
我相信桃花源是這樣的光景
只是我們讓忙碌阻隔 一年才享受一次桃花源的美麗罷了 :) 

2011年1月11日 星期二

臺灣學研究中心 ─ 臺灣歲時記─館藏日治時期臺灣風俗與年中行事書展

臺灣學研究中心 ─ 臺灣歲時記─館藏日治時期臺灣風俗與年中行事書展

1936年3月3日 台南【雛祭】ひなまつり
(日本漫畫中常出現的節日...女兒節)
-----------------------------------------------------------------
【台灣傳統節慶與日式祭儀並行】

日治時期以前臺灣為農業社會,採行農曆,端午、中秋、冬至等二十四節氣與農業作息、民眾生活緊密結合,加上各種宗教活動,構成臺灣傳統風俗和年中行事。 1895年後,總督府自日本導入陽曆記日與其他日式節慶,明定表示祝賀之意及舉行國家祭典的「祝祭日」,如「新嘗祭」、「神嘗祭」、「春分」、「秋分」等,並訂定「記念日」,如「始政記念日」、「海軍記念日」等。隨著日人移住臺灣,民間亦傳入其他年中行事,如「人日」、「雛祭」等。傳統節慶與日式祭儀並行,成為臺灣年中行事的特色。

此外,臺灣總督府亦積極對臺灣傳統風俗及年中行事展開調查,作為制定政策的基礎,1900年成立「臺灣慣習研究會」,發行《臺灣慣習記事》;1901年成立「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從事舊慣調查工作;日治後期,西川滿、黃鳳姿等人陸續發表以臺灣風俗為主題的文學作品。片岡巖《臺灣風俗誌》、鈴木清一郎《臺灣舊慣:冠婚葬祭と年中行事》、東方孝義《臺灣習俗》等著作,均是研究臺灣風俗不可或缺的參考書。 值此2009年的開始,讀者可透過「臺灣歲時記─館藏日治時期臺灣風俗與年中行事書展」,認識日治時期有趣的臺灣風俗與年中行事,了解庶民生活。
摘錄:http://www.ntl.edu.tw/ct.asp?xItem=2487&ctNode=465&mp=5

2011年1月3日 星期一

新年小聚

在台灣第一次吃泰式料理是在"瓦城 "
包括今天吃的"私房泰 "  都做得比在泰國的好吃
也許是因為臺泰合體  截長補短吧
今天因著多年前畢業學生Huang和Lin的邀請
得以和國文科老同事餐聚小聊了一頓飯的時間
闊別多時 重溫大夥兒的活潑熱情 感到幸福而自在 
在忙碌的教學生活中  最需要保守的是一份教學熱情
教學熱情也許是對待一課教了十幾遍的老課文仍懷抱初相遇的憧憬
教學熱情也許是對待教學的主體多一些同理心而不斷自我修正與嘗試性的開放
教學熱情更是懷抱著下一代台灣要更好的心情下做好自己能做的教學工作
雖然教學生活很忙碌  升學主義擔子不輕省
在教學多年後  仍喜歡教學  正是來自於熱情的力量
在停車場  他們拉下車窗與我揮手道別時 
腦中浮現的是過往同事期間感受到的他們對於教學的熱情 
再翻閱舊網誌  餘溫猶存 --
◎ 續杯
以下這個好吃的煎餅是如玲帶來分享的  很容易上口 :)
一點都不輸日本盛岡的煎餅喔 :)